您好,欢迎访问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官方网站!
文明城市
 
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立足校本 实践创新
时间:2007-12-16 访问量: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充分发挥校本研究制度在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市教科所“关于开展校本研究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根据我校确立的“理念先行、培训提升、课题推动、评价导向、典型引路、立足校本、实践创新”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思路,我们制定校本研究制度试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构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斯腾毫斯说过:“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要使教学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我们深深地知道,完美的理论体系与现实的课堂教学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我们的教学行为,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校本研究制度的试点工作这个契机,探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科研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实现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目标。

二、研究策略

1.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2.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3.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研究可能在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三、研究内容

1.案例研究

“一个医生总是伴着对一个又一个的病例的研究而逐渐成长,一个律师也是在一个又一个案例的剖析中不断成熟,我们教师也应伴随着对一个个教学案例的反思走向成熟。”我们将组织教师加强学习,了解“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强化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案例研究的意识。让教师明白:“案例研究”是以课堂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提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指导教师学写“教学案例”,学会对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与总结,不仅记录了教师教学的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与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与对策等。我们鼓励教师对每天的教学实践中的事例进行反思、总结和提高,既总结成功的经验,也吸取失误的教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写出2~5个案例分析的论文。我们在成功地编写了一套《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丛书的基础上,将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第二集。

2.教学日记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认为每一堂课都是一个丰富的、独特的教育现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的、值得探索的心灵世界,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具体案例。因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充满思想情感、个性特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我们面对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充满新旧观念、新旧方法碰撞的广阔的改革天地。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学会反思,特别是自己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偶发的事件、顿生的灵感、知识的缺漏、思维的障碍、教学的困惑等,要善于将自己思考的内容加以总结梳理。我们倡导教师学写教学日记,鼓励教师把每天的教学心得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安排一定的教师进行写教学日记的试验,教科室跟踪进行管理和指导。试点结束时,我们在成功地编写了一套《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丛书的基础上,将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第二集。

3.课题研究

过去的课题研究,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管理的状态,缺乏主动性。而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要求教师是行动者、研究者,针对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按自己的想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课题研究”直接指向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发生的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教师实际,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一起。教师所选的问题是自己愿意探究的,我们建议教师抓住三个“一”:一个兴趣,如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个困难,如改善一个困境,解决一个问题,弥补一个缺失。一个困惑,教师们常因一些大大小小的“困惑”而开始他们的研究,通常是缘于课堂上的意外与无法解释的体验,这些意外与体验都成为“课题研究”的起点。总之,我们提倡教师以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的鲜活的、小的、具体的问题为原则,指导教师选择小课题进行研究。试点工作结束时,将完成一本《小课题论文集》。

4.科研沙龙

课改专家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课改专家的参与,校本研究可能在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一是得到国家、省市教育专家的关注;二是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分的大力支持;三是本校就有一批市课改专家组成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教科研沙龙活动,以营造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学术氛围。每月进行一次。倡导学科交融,人员异质。“科研沙龙”强调教师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我们在“科研沙龙”活动中常常采用交谈、碰撞、互助的形式开展。交谈:交换信息和共享经验,进行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碰撞: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教师的观点发生智慧的碰撞,不断地进行交锋、融会、吸纳。互助: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发挥积极作用,鼓励教师的互助合作,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况。

四、保障机制

1.树立以校为本的研究思想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打破了以往那种以专业人员为主的至上而下的研究体系。这种研究方式可以直接针对本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校的领导、教师应该确立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的思想,相信自己的问题意识及研究能力,并在实践研究中提高研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的各级研究人员要视自己为研究的主体,克服轻视研究的心理。

2.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不再以专业人员为中心,而是以本校的教师为研究主体。为了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学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我们首先制定校本研究制度试点工作计划;对研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根据学校推荐与个人申报的原则确定每个研究领域的具体成员;每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研究的内容或课题;在我们的学校里建立一个全员参与校本研究的网络;我们定期对教师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

3.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学校对教师的研究给予全力的支持,给教师提供研究的有利条件。其次,要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考核与整理,对高质量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学校鼓励热情不高的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究,使其在过程中逐步成长。

200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