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官方网站!
文明城市
 
首页 - 教育技术
师专二附小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时间:2007-12-17 访问量:

一、培训宗旨

  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教师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以及学校等部门组织培训活动才能实现。我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将以教育部文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为纲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融技术于课程”、“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课题研究”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活动,在我校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的个性化实践者。

二、培训模式

1、统购教材和补充讲义相结合。

建议培训内容采用统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为蓝本,补充讲义可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案例分析等几方面进行编写。

2、外请和内聘相结合。

讲课教师采取外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问题的辅导和讲解,内聘部分教研员就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组织培训活动。

3、示范讲授与动手操练相结合。

教学方式将以动手实践为主,示范讲授尽可能言简意赅,动手操练才能促使受训教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4、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5、自主探索与协作研讨相结合。

6、论文提交、技能考核、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三、培训内容

1、创设情境,结对选题,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在培训活动一开始,我们将结合各校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课题,创设一个任务情境,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分别寻求合作伙伴,协作商定参加本次培训所需完成的研究课题或任务。确定课题时,学科教师根据学校承担的信息技术教育实验课题或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确定一个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课题。就各自确定的选题,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与教育技术或自己从事的学科相关的书报杂志情况,制作一个介绍教育技术与当前热点学习理论的简单演示文稿。

2、分学科学习新课程标准,制作有关新课程标准的较复杂演示文稿。

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掌握是我们培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凸显我区信息技术特色的前提下,学好、用好新课程标准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基础。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分学科组织培训学员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并制作介绍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的较复杂的演示文稿。

3、确定策略,搜寻信息,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搜寻方法,指导受训教师动手操作。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通过讲座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以及教学软件和课件之间的关系,建立积件概念,认识学习资源中心对学生研究型学习和探究型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再组织教师确定完成课题所需要的信息,了解所有可能的信息来源途径,选择最合适的途径,确定最佳策略,为各自的课题检索和获取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将指导教师重点了解网上查寻资料的方法,并练习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源,学习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

4、小组协作,分学科或实验课题学习制作特色专题学习网站。

如果说校园网解决的是“路”的问题,那么“车”与“货”的问题则是体现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应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培训中,我们将组织受训教师分学科和实验课题组学习制作体现学科专题或课题特色的学习网页或网站。

5、研究探讨,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了解实验课题开展方法,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

这一过程重在引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研究,要求教师探索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异同,研究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较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交互关系。我们根据接受培训的教师的不同类型,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实施方法的研讨和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讨,组织学习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实验研究课题动态的网页或有关解读自己所任教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网页。

6、集成信息,制作支持文件,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和课题评价量规或信息化教案。

我们将组织教师通过作业共享、头脑风暴、技术应用、小组合作等形式,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以电子教案、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目标检测指标体系、论文、实验课等形式展示和表达出来,要求运用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有关教学技术。特别是在设计制作信息化教案时,由于“信息化教案与传统教案的区别,一方面是它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是它有若干相关的电子文件作支持。”①因此,要充分体现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相关的电子文件的支持,完成信息化教案的制作。

7、评价“作品”,协作策划小型研讨会,展示培训成果。

培训活动进行到这一阶段,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作品”,指导接受培训的教师共同策划一个展示培训成果的小型研讨会,是水到渠成的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们在研讨会召开前、中、后,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从效率的角度评判自己学习和掌握信息技能的过程,从有效性的角度评判自己具备一定信息素养后,运用信息技能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结果或取得的成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我们不想停留基本技能培训的层面上,并不等于我们排斥技能培训。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教师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即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过程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能的学习掌握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使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学习的责任,将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去。

四、具体培训安排

 

模块

学习内容

作业安排

1

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培训的总体安排和考核方式、评价量规。

结合各自学科或实验课题,自报研究专题和教案设计课题或章节。

2

教育技术概述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制作一个介绍教育技术与当前热点学习理论的简单演示文稿。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

制作介绍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的较复杂的演示文稿。

4

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网上查寻资料的方法,并练习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源,学习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

5

搜寻信息,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搜寻方法

分学科和实验课题组学习制作体现学科专题或课题特色的学习网页或网站。

6

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实验研究课题动态的网页或有关解读自己所任教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网页。

7

制作完成小组网站

8

制作完成小组网站

9

制作完成小组网站

10

制作完成小组网站

11

全体学员对各组制作完成的网页或网站进行评价。

12

了解实验课题开展方法,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

开始构思论文并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访问未来教育望站,设计信息化教案模板并构思信息化教案。

13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案例分析

尝试在自己的信息化教案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14

信息化教学技术

初步设计一个信息化教案,思考有关的信息化评价问题。

15

信息化教学评价

修改信息化教案,关注评价工具的选择和设计。

16

集成信息,制作支持文件,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和课题评价量规或信息化教案。

17

同上

18

策划小型研讨会

19

召开小型研讨会,展示培训成果

20

完成论文、信息化教案,并从中选择优秀教案付诸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