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官方网站!
文明城市
 
首页 - 做中学项目 - 他山之石
“南京市小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的研发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10-09-10 访问量:

“南京市小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案例的研发与实验”课题

结题报告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徐 燕

白下区教学研究室      夏子玫

玄武区教学研究室      冯 凌

 

一、课题价值

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更加蓬勃发展,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更为深刻。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

综观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与“做中学”相类似的科学教育试验计划——如美国的“Hands-on”(动手做)和法国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已分别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这两个科学教育计划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基于国外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教育界、科学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了解国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总结我国中、小、幼科学教育已取得的成就、丰富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了“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妙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好奇心,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应遵循以下准则:

1、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

2、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

3、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

4、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

5、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6、采用激励性评价;

7、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科学教育;

8、充分动员社区、家庭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

二、理论依据

1、社会建构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由于儿童有效地学习要通过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互动来实现,所以在课程设计中要强调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之间的互动。在成人适当地帮助下,儿童常常可以完成他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要经常根据儿童的水平提供灵活的“脚手架”来帮助儿童。“脚手架”并不仅仅是为了产生直接的效果,更是为了慢慢地培养儿童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脑和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的进展告诉我们:专家们所以能较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是因为在他们的脑中建立了一些概念和模型。概念也是建构儿童认知的基石,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已经有能力建立一些认知结构,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搭建一些“脚手架”,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概念和认知模型会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效率。但是,建立这些概念和认知结构需要从儿童原有的概念出发(儿童往往会具有一些错误的概念),通过“做中学”(动手、动脑)来帮助儿童改正原有的错误概念,建立科学的、正确的概念。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4、终身教育理论

法国教育专家保罗·郎格让指出,终身教育的第一条任务就是,确定能够帮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不断学习和得到训练的结构和方法。“做中学”科学教育就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有用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

“做中学”的实验过程,是在这些理论依据的指导下,开展实验的。

三、实验过程

南京作为全国首批加入“做中学”实验的城市之一,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的支持下,在科学教育专家、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经过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研科研机构和实验学校共同体的协同努力,项目实验工作在探索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对我市的科学教育以至于新课程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启示和渗透性影响。

1、基本概况

2001年,我们选择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成贤街小学、长江路小学、宇花小学、月苑小学共5所小学作为国家级“做中学”实验学校先行研究“做中学”项目。在此基础上,200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确认,我们又将前期实验成果推广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御道街小学、中山小学、力学小学、凤凰街小学和青云巷小学等6所学校;2006年,南京市又发展了秦淮一中心小学、夫子庙小学、凤游寺小学、莫愁湖小学、小营小学、逸仙小学、瑞金路小学、光华东街小学、幕府山庄小学和晓庄一实小及仙林外校小学部为南京市“做中学”实验学校。2007年,结合新一轮课改基地申报工作,南京又发展了江宁区科学园小学、谷里小学、湖熟小学和允公小学等4所学校为南京市“做中学”实验学校。

2、架构系统

我们架构的项目组织与支持系统为: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指导小组、科学家咨询小组和大学生志愿者小组。各小组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共同推进“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南京市的开展。

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教育局分管局长担任,市教育局初教处、市教研室的主要领导,以及参加实验的区级分管局长担任组员,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各实验校也成立了校级的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指导小组:主要由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和名优教师组成。他们中有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汉博教育培训中心”的研究人员,省、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具体负责“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运作,包括项目方案的设计与论证,项目活动的计划与安排,项目进展的反思与评估,实验教师的培训与指导等。

科学家咨询小组和大学生志愿者小组,主要由东南大学汉博中心的专家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

3、研究方法

A、文献研究法

我们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了法国科学院“动手做”组编辑、东大学习中心翻译的《小学科学教育案例精选》(俗称红本子),学习了“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专家组编辑的《“做中学”在中国》等两本案例集。我们不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还安排教师按照案例集的要求,做一项项实验,上一个个课例,让教师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髓。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一书,帮助教师一起体会科学教育本质,感悟科学教育精神,认识科学教育真谛。

B、行动研究法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深教师对课题的理解,促进对项目的研究。我们组织和参加了各种形式、各种层面、各种类别的培训与学习;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活动,促进课题组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课题研究的面从最初的玄武、白下、鼓楼三个区11所实验学校发展至目前七个区26所实验学校。

C、经验总结法

在“做中学”课题研究中,南京市的教师们经历了从“摸着石头过河”盲目探索阶段,到实践法国七个经典的案例,再到实践东大汉博中心开发的成熟案例,最后到自主研发案例的过程。

在这漫长的8年实践探索中,我们不断地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实践反思自己的经验,找出问题后学习理论,再实践反思,在不断的循环反复中,摸索经验,总结做法,最后形成南京市教师自主研发的“做中学”案例集。

4、研究过程

A、培训学习

我们优选作为培训者的教研员和作为实施者的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级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

2001年,作为优秀自然教师代表的冯凌老师和韦钰副部长及科学家代表第一次赴法洽谈中法合作“做中学”项目,在法国正式签署“做中学”协议。这既是南京市教师代表的光荣,也是我们正式启动“做中学”项目的标志之一。

2001年底,由当时的南京市教育局汪遐义副局长带领的南京市校长代表团,第一次赴京学习“做中学”项目,参加教育部的培训。

2002年4月,由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萨帕克先生带队的法国教育代表团,回访南京市,听了冯凌老师《水的研究》一节课后,给予高度赞赏,从此激励我们在“做中学”案例研究中,不断开发创新。

2003年,省教育厅邀请法国教师前来上课,进一步为江苏省的教师开展培训。在这一次会议上,南京市又有6所小学荣幸地进入项目研究。

2004至2006年,南京市有两批校长、教师赴法培训,体验“做中学”的精髓。

2006至2007年,南京市教育局连续发展两批“做中学”实验学校。至此,南京市已有七个区、26所实验学校加入到“做中学”项目研究中。

从2003年9月起至今,市教研室每年组织4次“做中学”课堂展示活动,请专家为教师开设讲座,请实验教师开设研究课。研究课前,市、区教研员一起为教师备课,研究案例;研究课后,市、区教研员一起为老师点评,肯定教学中的长处和闪光点,指出课堂上的短处和改进点,以此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进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从2005年9月起至今,市教研室会同东大汉博中心的专家,共同开发“做中学”系列活动案例,组织案例模块的培训活动。每学期开学前,集中2天时间,组织实验教师到东大培训,了解“做中学”项目最新进展,研究本学期要实践的“做中学”模块内容。

B、行动研究

(1)对外学习交流活动

除了境外学习交流活动外,我们还不定期地组织实验教师赴外地学习。如:2004年和2007年,我们分别组织全体“做中学”实验教师赴上海、北京市学习。

(2)“做中学”好课评比活动

从2005年起至今,市教研室每年会同东大汉博专家一起,组织“做中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后,由专家对每节课作出点评,帮助教师理解“做中学”的精髓,对教师今后更好地实验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3)“做中学”论文评比活动

从2004年起至今,南京市教育局会同教研室一起,每年组织专家进行“做中学”论文评比活动。通过论文评比,激励广大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努力钻研课堂教学,勤奋总结工作经验,对教师专业化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4)“做中学”检查评估工作

从2007年起至今,市教育局会同市教研室和东大汉博专家,深入到“做中学”实验学校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大家及时了解各实验点上的实验情况,随时反馈,调控实验进展情况,发现典型经验及时在面上交流、推广。

(5)“做中学”总结研讨工作

从2005年起至今,市教研室每学期结束工作前,均要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做中学”沙龙式研讨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论文报告会或者各区实验工作总结交流会,让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

(6)“做中学”新闻报道情况

大多数实验学校均开通了“做中学”网站,宣传报道本校的“做中学”实验进展情况。

“做中学”项目多次在《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部分“做中学”优质课拍成光盘,赠送给各大市学习交流。

此外,东大汉博的专家,为教师的“做中学”研究课跟踪拍摄全程,帮助教师分析、研究典型课例。

 

四、研究成果

1、制度的建设

在走进科学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碰到不少迷惘和困惑。“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就像一缕春风,在研究案例开发、环境、班级规模、师资等实验问题时,它不仅让教师们重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也对学校管理部门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重视改革“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实验环境。

市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市教育局有关处室领导以及相关区县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加强对“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统筹和领导,从课程设置、班级学额、教学环境等方面为“做中学”项目营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①课程设置。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如何保证“做中学”实验的课时和实验的案例内容,教育局、教研室展开调研,小学一二年级使用2节地方课时,三四年级使用1节地方课时。将科学课中适宜“做中学”的内容剥离出来,余下的内容按照均衡的原则重新编排,重构一至四年级“做中学”内容系列,三~四年级科学课内容系列,从政策上保障项目实验的落实。

②班级学额。“做中学”实验项目要求班级学额为30人左右方能保证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我们在项目实验初期,改革项目实验班级大班学额,如长江路小学将1个大班分成2小班同时授课。因为无法保证每所实验校都能将大班拆成小班实验,在随后逐步扩大实验校过程中,我们将小班化实验校优先发展为项目实验校,让小班级学额保证项目实验的有利开展。

③师资队伍。为了“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各实验校抽调了优秀老师专职担任“做中学”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形式多样、层次多级的培训,帮助实验人员准确把握项目精髓。有校本培训和机构培训,有本土培训和域外培训(仅法国的培训已经有11人次)。通过培训使教师理解儿童学习过程的特征与“做中学”科学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引导儿童主动探究和发现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开发案例的能力。

④教学环境。每所实验校均开设做中学专用教室,教室分配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各类有关的科学书籍,遇到困难可以便于学生及时上网或翻阅有关书籍随时查找资料;材料区多采用开放式橱柜,为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探究器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展示区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展示成果。我们“做中学”教室既是便于“学生动手做”的活动场所,又是工具库、材料库及成果展室,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场所。

(2)基层学校管理部门必须主动迎接“做中学”科学实验的挑战。

“做中学”实验项目在给各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如何实施项目带来了挑战。不同的实验学校有不同的管理,各实验校领导不仅要和实验老师一起研究“做中学”的理论技术,还要研究“做中学”项目实验的管理。

①各实验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做中学”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做中学”理论文章,积极支持实验教师参加省、市有关“做中学”的培训和到兄弟学校学习、了解“做中学”的开展情况等。

②每学期各实验学校认真制定了“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施方案,把“做中学”纳入课程计划,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编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与其他学科一样,学校定期查阅实验老师的实验案例,组织实验教师案例分析。

③各校为了让全体师生对“做中学”有全面的了解,定期利用橱窗以图片、小报、论文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交流。同时,每所实验学校在各自的校园网上设立了“做中学”的专题,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并及时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④学校积极从办公经费中拿出的资金保证“做中学”的教师培训、研究、购置器材等确保实验项目的研究。

(3)各区教研部门必须参与“做中学”科学实验的研究与管理。

①研训合一。各区教研室在项目实验过程中定期组织项目培训与实验项目的研讨,通过讲座、实际操作、沙龙研讨等不同形式让教师理解儿童学习过程的特征与“做中学”科学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引导儿童主动探究和发现的有效策略,营造区县教研部门对项目实验研究的支持氛围,推广了“做中学”科学教育中的先进思想。

②评学合一。各区教研部门都会组织辖区内的实验校相互评估,了解各校项目实验研究实况,通过评估、交流、对比,学习、借鉴他校的有效实验经验与做法,在区内及时总结推广,让区域内的各实验校均衡发展。

(4)广大实验教师必须积极投入“做中学”实验教育的改革过程。

①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A基于学生的前概念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知结构,需要从儿童原有的概念出发,通过动手、动脑来进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创设自由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对比、解释彼此的前概念的异同,呈现可能的认知冲突,进行同化、顺应,建构科学概念,通过对新概论的拓展与运用,由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B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教学。“做中学”强调以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以面向全体儿童基本素养的培养为首要原则,以“人人参与”作为重要标志。

a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教学中,我们关注学生能否在尊重、理解、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师生、生生之间是否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氛围;能否有合作交流意识。我们发现,当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交往时就会“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b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是否善于表达;是否学会评价;是否有所创新。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欲望,很显然,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就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能力。

c关注学生的达成状态:关注学生是否得到一定的满足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C以学生探究为主,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教学。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是“做中学”的一个特征。强调动手和动脑的结合,一方面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动手操作可以让脑细胞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增加大脑兴奋程度;另一方面,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应该以操作性的学习为主,因为动手操作越充分,学生在表象和符号层次的学习就越轻松。教师可充分提供条件,创设动手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认识。但是动手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盲目的,无序地动手,而是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的有序地,目的明确地动手。

②改革学生的习方式。

A重探究记录。学生每人都有一份记录,学生记录下他们参与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以便复习;记录下他们的设想,以便回顾和总结;记录下他们实验的过程,以便分析;记录下他们自己的结论,学会总结,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记下最后的结论,和自己原来的想法对比,学会发展自己的科学概念,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科学知识和概念。记录在交流的时候,其价值能充分体现。学生通过交流这些记录,总结自己的收获,学习他人的成果,学习书面表达的技能。记录本记录着孩子们的思维过程,合理的记录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想法是怎样一步步在变化,看到自己的成长。

B重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做中学”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真相。学生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由于时间和班级人数等原因,教师不可能参与每一组的全部验证过程,大多采用巡视的办法,在各个组间流动指导。在参与每个组活动的有限的时间里,想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每一组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加快巡视速度。更重要的是,老师的介入和指导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包办代替地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最直接可行的方法是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在出现问题时,用提问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在发现有价值的思想时,用提问引发学生的深入探究。教师并不需要和学生一起动手完成某个实验,他们要做的应该是在适当的时机以机智的提问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C重生生间的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在“做中学”课上随时进行的,穿插于各个环节中。这里的交流和讨论是指学生之间的,教师要退至幕后,给予学生足够的交流空间。但这绝不意味着放任,教师至少需要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介入和指导,以提升讨论交流的价值。一种是,当学生的讨论中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思想或偏离正确的方向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将这些思想或问题“挂”出来,引起全体学生的关注,将讨论引向深入或引向正确的方向。另一种是,当学生的语言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对其进行语言运用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第三种是,儿童由于年龄的特点,在交流时往往只注意自己的发言该怎么说,忽略对同伴发言的倾听;当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个别的学生还会表现出不尊重,这时就需要老师介入进行指导,提醒他们互相倾听、尊重别人、考虑别人的意见,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就同伴的发言提问、针对学生对他人的发言发表意见,鼓励他们提出怀疑、鼓励他们的批评意识,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科学精神。

2、案例的研发

在我们引进学习法国7个经典案例的过程中,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反复推敲它所要阐述的科学概念和操作层面的主要问题。每个区均在实践的层面上组织了教师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大家以校为单位,形成了协作组,共同研究法国七个经典案例的指导思想,努力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去解读七个经典案例,去诠释其中的概念。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法国经典案例对中国儿童教学的科学有一些不适应,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不顺畅。基于这样的前提,实验教师对法国经典案例进行了再处理、再研发、再创造,尝试开发成了符合中国儿童特色的、符合探究式教学理念的系列案例。我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验证、反思,再实践、再验证,形成了适合中国儿童特色的系列案例,这就是我们研发适合自己特色的案例集的雏形。在对法国经典案例的学习、实践、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案例的研发,为什么要研发属于自己孩子特色的案例,怎样研发案例等等。

明确目标后,我们各区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玄武区负责研发《水》系列案例,白下区负责研发《空气》系列案例,鼓楼区负责研发《力的平衡》系列案例。

每区根据自己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制定了每学期各校的研究计划、教学进度表。各校的分工责任明确,每学期通过组织研究课、公开课和观摩课,促进各校做好案例开发的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期的收集资料工作和后期的反思总结工作。各区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教研员的帮助下,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课题组规定的研究任务,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例如,玄武区研究《水》主题单元,他们先列出了“水”概念图如下: